文化交流促进黔酒发展,专家对话致敬黔酒大师
2018/12/31 0:00:00
来源: 黔酒股份


12月30日,“致敬黔酒大师——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建厂六十周年暨乡巴佬酒创建二十周年专家征询会”在贵州饭店举行,来自行业及相关部门代表18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黔酒,致敬大师。


该活动由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贵州大学食品与酿酒工程学院、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等部门鼎力支持。




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龙超亚,贵州大学食品与酿酒工程技术学院院长邱树毅,贵州省食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天祥,仁怀市政协副主席扬应道,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吕玉华,仁怀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必刚,仁怀市文联主席周山荣,原国家白酒评委傅若娟,贵州著名白酒专家范德泉,中国知名白酒专家方长仲,原茅台酒厂副总经理汪华,国家品酒师一级教师黄平,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遵,原贵州省质监局食品处处长罗薇,贵州大学食品与酿酒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黄永光,国家白酒评委蔡天虹,贵州省质检院食品部部长孟望霓,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总裁肖进春,贵州厚德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世贤,酿酒科技副主编姜莹,国家二级品酒师杨国华,贵州省著名白酒专家付金庚,贵州著名白酒营销专家戴巍,国学文化学者姜勇等行业内外人士出席。
鉴往知来 致敬大师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千年,历经沉浮而日久弥坚,贵州白酒作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2012年底,“三公消费”政策出台以来,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

 

贵州白酒在茅台的带领下集团突围,率先“破冰复苏”,在当下,已经没人能否认贵州白酒的“江湖地位”。

 

从全国来看,2013年高端白酒接连降价,经过2-3年的行业调整后,白酒价格体系才逐渐重建,渠道积压库存逐渐消化,直到2015年,白酒行业才开始逐渐复苏,我国白酒行业产量达到1313万千升,同比增长4.46%;与此同时,白酒行业销量达到1278.8万千升,同比增长6.34%。

 

2016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1358.4万千升,同比增长3.2%。白酒产销数据连续两年的持续攀升,证明了中国白酒市场供求格局的改变,可以看作白酒行业复苏的标志。

 

2017年,伴随着消费升级加快,以茅台为代表的贵州白酒开拓的商务消费和民间消费群体逐渐崛起。贵州白酒产业增速达10%,实现利润总额420.3亿元,全国第一,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白酒增速4.8%,实现销售收入70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7亿元。

在茅台的带动下,贵州白酒呈现出磅礴生机,整个白酒市场处于“酱香大热”状态,多家白酒企业业绩喜人,稳中有涨。

 

总的来看,2018年贵州省白酒产业全面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态势。为2019贵州白酒加速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有句话说: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贵州,在提及白酒则必谈贵州白酒,特别是贵州茅台!

 

“茅台是贵州白酒的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下面好发展。所以必须拥护茅台,学习茅台!”黔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方利说,“同时,贵州白酒的发展,离不开茅台的引领和带动,但也需要其它酒企的同心协力,此次发起‘致敬黔酒大师’活动,就是希望加强企业、行业、产业之间的文化交流,探索贵州白酒发展!”


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龙超亚也表示:“贵州白酒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就是有一大批为贵州白酒奉献、传承的‘黔酒大师’,贵州白酒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的‘黔酒大师’”!

贵州白酒营销专家万兴贵认为,“致敬黔酒大师”本质意义就是牢记贵州白酒发展之路,也是传承大师们的坚持、坚守和匠心,为消费者酿造一瓶好酒!如果说今年2月由茅台领头的“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统一了贵州白酒“抱团取暖”的共识,那“致敬黔酒大师”则是这个共识的延续和探索。

因为白酒作为一种情感消费品,其品牌价值的最终确认,需要回归消费者的认同,特别是贵州白酒,需要充分展现其文化、品质、服务意识、发展态势等综合实力,刺激和调动客户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把关注点放到客户对文化、产品、服务的体验感受上,最终促使品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文化以及价值的共鸣。

万兴贵还表示,为记录和传播黔酒文化,为祖国献礼,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黔酒股份与到场部门现场发起倡议并签署战略合作,将编辑出版《致敬黔酒大师》系列书籍:《贵州白酒的酿造哲学》(黔酒酿造卷)、《酒瓶里的贵州》(黔酒文化卷)、《激活贵州白酒营销》(黔酒营销卷)、《贵州白酒的榜样意义》(黔酒人物卷)。



同心携手 共话“黔酒”发展

2018年,酒业市场风云再起,酱酒迎来了行业前所未有的热度,行业回暖以来的“酱酒热”显然已进入了全民酱酒热潮,随着酒业新黄金时代到来,酒业竞争对品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品牌效应表现更加明显。

“但越是这样,初心越重要,不是所有的美景都值得铭记,但匠心一定值得尊崇!”原茅台酒厂副总经理汪华表示。




不少专家亦发言表示,贵州白酒的发展要坚持以品质为要,不断发展和壮大名优白酒,维护品牌声誉,打造良心企业,以此增强“黔酒”实力;坚持以生态为先,秉承“质量就是生命,市场才是根本”的铁律,坚守传统工艺,严守质量底线,从而提升“黔酒”优势。

贵州省食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天祥总结为:“纯粮酿造,固态发酵,坚守工艺,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酿好每一瓶酒,不断增强‘黔酒’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释放‘黔酒’魅力,互学互鉴互促、共进共融共赢!”

吴天祥还表示,贵州白酒发展,茅台已经承担了千亿的体量,但茅台之外,其它酒企做什么,怎么做?这才是贵州白酒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据了解,早在2017年底,随着茅台的引领,贵州白酒的蓬勃发展,“再造一个茅台”已经成为产业的集体共识。“再造一个茅台”不是再建一个茅台酒厂,而是助力除茅台之外的其它贵州酒企发展,最终实现茅台和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原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平认为,做事先做人,良心酒企的核心是做酒要有工匠之心,敬畏之情。以匠心、品质打动消费者,而不是靠虚假营销、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这样才是贵州白酒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总裁肖进春则表示:贵州不缺好酒,但缺的是文化附加能力,市场上除了茅台的故事深入人心,其它品牌的文化附加能力还需加大力度。因为贵州白酒本质上就是文化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只有打好文化牌,通过文化入手、文化开路,传播贵州白酒好声音,讲好企业品牌的传奇故事,才能推动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


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吕玉华表示,目前是贵州白酒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消费升级和大健康的国家战略下,倡导健康饮酒,传播健康饮酒文化是贵州白酒的精神内核。


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9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白酒产量达到80万千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力争贵州白酒在全国的销量占比达到8%”。


《意见》对今后贵州白酒行业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树品牌、提品质、优品种“的”三品“战略被定位为发展主线, 要求通过打造贵州白酒整体品牌,形成各个梯度产品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构建“品牌强大、品质优良、品种优化、集群发展”的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体系。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贵州白酒逐渐形成以茅台为龙头,习酒、国台、黔酒等强劲的腰部力量,品牌体系日趋完善,产区影响力逐步提高。